一起健康无伤跑到老吧~配资查询导航网
朋友们好呀~
我是70后 萍姐 ,专注分享普通人 健康无伤跑到老 的实践日常 。 跑一休一,写更相伴 。期待与你同行~
今天是 9 月 1 日,星期一,我的 “ 跑一休一 ” 晨跑日。一出门就被热浪裹住 —— 体感温度 31 度,湿度 91% ,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。
沿着秦淮河跑 6 公里时,好几次想停下来,配速掉得厉害,好在步频稳稳守住了 179,心率 136,数字不算好看,心里却满是庆幸:
幸好起得早,跑完刚到家就下起了倾盆大雨,总算赶在雨前完成了9月第一跑。
谁能想到,去年,51 岁前连 “跑步” 都不敢深想的我,如今不仅能扛住这样的闷热晨跑,还曾在体育场跑完 15 公里。
2025 年还剩 4 个月 ,想和站在 50 岁 节点的你聊聊:如果从 9 月 1 日 开始跑步,我们能跑出怎样的改变?
01、我 51 岁才开始跑步:从 200 米喘到 15 公里,原来我也可以
50 岁前,我总觉得 “这岁数该歇着”,直到身体报警:爬 3 楼就喘,体检小箭头变多,裤子也紧了。
真正动心是见邻居王姐:她大我两岁,常年跑步,脊背挺拔、眼睛发亮。我突然醒了:
50 岁从不是 “将就过”,而是 “好好疼自己” 的新起点。
第一次跑 200 米就喘得扶膝大喘气,也想过放弃,但不服气:“哪怕每次多跑 10 米呢?”
就这样坚持:今天多跑 50 米,下周能连续跑 1 公里;酸痛时用热毛巾敷腿,告诉自己 “身体在变强”。
直到今年1月,我在体育场跑完 15 公里,给老友打电话时声音都在抖 —— 满是 “ 原来我也能做到 ” 的激动。
现在保持 “ 跑一休一 ”,看着 1741 公里累计里程,更确信:
50 岁后跑步,从来不是 “太晚”,而是 “刚好”。
02、50 + 跑步:不止动一动,更是给生活换种活法
原本只盼 “多走两步不喘”,没想到跑步带来这么多改变:
A、身体慢慢 “活” 过来
以前拎菜累,现在爬 5 楼不喘;体检时医生说 “血压血脂稳了”,小箭头变少。
中老年适度跑步,能增强心肺功能、减缓肌肉流失,我跑完 15 公里后,搬花盆都不用喊人帮忙。
B、心里的 “堵” 跑没了
晨跑时风过耳边、看太阳升起,傍晚跑时路灯亮起,烦躁、压力全随汗水流走。
上次工作烦心,跑5公里就想通了 ——跑步不仅练身体,还能 “捋顺” 心情。
C、重新 “掌控” 生活
以前被家务推着走,现在早起跑步再写公众号推文,反而觉得时间充裕。从 1 公里到 15 公里,这种 “ 能管好自己 ” 的踏实感,比什么都好。
03、给同龄人的跑步小提醒:慢慢来,舒服最重要
很多朋友怕膝盖疼、难坚持,分享我的经验,照着做更安心:
1、跑前准备:护着自己才敢跑
A、 5-8 分钟热身
先快走 2 分钟,再转脚踝(各 10 圈)、绕膝盖(轻画圈)、慢抬腿、扩胸,直到身体微热 —— 像给机器上油,减少疼痛。
B、定 “够得着” 的目标
别一上来就跑 5 公里,我从 “快走 5 分钟 + 慢跑 5 分钟” 开始,每周 3 次,慢慢加量。
跑步为健康,不是攀比,跑 1 公里也是进步。
C 、找伴儿互相拉着
我加入小区跑团,准备 15 公里时,大哥陪我练、提醒 “慢点”—— 一个人易偷懒,一群人更易坚持。
D、先查身体
开跑前做基础体检,有高血压、关节炎的,务必遵医嘱 —— 健康永远是第一位。
2、跑步中:别硬撑,不舒服就停
保持 “能正常说话” 的速度,呼吸 “两步一呼、两步一吸”。若膝盖疼、胸闷、头晕,立刻减速或歇着 —— 跑步是享受,不是受罪 。
3、跑后放松:别跑完就坐
先慢走 5-10 分钟,再拉伸:小腿(脚跟着地、膝伸直)、大腿(扶墙碰脚跟)、腰(转体),每个动作 20-30 秒,缓解酸痛。
长距离跑后喝淡盐水,记备忘录(如 “3 公里膝盖不疼”),看进步更有动力。
从 9 月 1 日开始,跑起来就赢了!
有人问 “50 多岁跑步晚吗?” 我 51 岁跑 200 米喘,现在能跑 15 公里;以前觉得 “老了该歇着”,现在觉得 “日子更有劲儿”。
年龄从不是限制,敢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 。
9 月秋风正好,不用怕跑不远、跑不快,哪怕每天走 30 分钟,也是为健康 “攒力气”。
互动时刻:
要是你也想从 9 月 1 日试着跑起来,哪怕只是走跑结合,都可以在评论区跟我说说,咱们互相打气~
易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